新春走基层│“我和80多位商户一起留在南京过年”

紫金山新闻
2021-01-28 23:53
+关注

45岁的杜兴伟是安徽阜阳人,20多年来,他和妻子一起在科巷菜场以卖蔬菜谋生。每逢年底思乡更切,往年都回老家过年,但今年,杜兴伟一家人将第一次在南京过年,而且春季期间摊位不打烊,为南京“稳保供”出一份力。

杜兴伟说,卖菜为生首先要能吃苦。1月28日凌晨3点多,杜兴伟夫妻就起床了,简单收拾后一起下楼,开着面包车前往位于南京江宁的众彩市场。“卖菜的人肯定睡不了懒觉,差不多都是三四点起床,要先去进货,每天如此。”杜兴伟说。

刘玲通过外卖卖菜。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严玲 摄刘玲通过外卖卖菜。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严玲 摄

1月28日是南京科巷菜场改造升级为科巷新市集的试营业第一天,杜兴伟有些兴奋,他特意比平时多进些货,预判生意会更好。改造前,科巷菜场只有一层,如今一楼是新商业街区,菜场全部搬至二楼。清晨5点多,杜兴伟夫妻俩进货归来,走进科巷新市集,看着宽敞整洁的环境,心情好,信心更足。夫妻俩将当天购买的1000多斤蔬菜运至摊位前,然后分类摆好,并明码标价。

“杜师傅,今天心情不错嘛。这胡萝卜和西红柿 ,我各拿一个进行抽查啊。”农残物检测员韩超边说边拿。

“放心检测,这些菜新鲜着呢。”杜兴伟乐呵呵地回应着。

清晨6点多,科巷新市集二楼的科巷菜场逐渐热闹起来,一些久未谋面的顾客和商户之间,一边做着买卖,一边寒暄聊天。杜兴伟说,改造升级期间,他和其他经营户一样,大多选择在别的农贸市场临时过渡,如今全部都回来了,“人还是那些人,大家都很熟悉”。

杜兴伟在摊位整理蔬菜。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严玲 摄杜兴伟在摊位整理蔬菜。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严玲 摄

1月28日晚上6点半,记者再次来到杜兴伟的摊位前,他和妻子刘玲依然在忙碌。“上午6点多开始忙,一直忙到上午11点。中午买菜的人少,趁着空闲,我俩轮换眯一会。到了下午2点半又开始忙了,一直到现在。”杜兴伟说。夫妻俩除了依靠摊位在线下卖菜,还在多个线上平台开了“有厨生鲜”网店,订单也很火爆,经常有快递小哥在排队等着配货。杜兴伟粗略地算了一下,一天下来网上销售额2400元,线下零售大约1600元,一共超过了4000元,“生意比以前好,以前一天销售额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”。

在采访中,科巷新市集管理员赵广才走过来,检查了垃圾分类情况,看到杜兴伟都按要求做了,竖着大拇指说:“杜师傅一直是积极分子,带头做好示范。今年过年,我们市场正常营业,杜师傅也是早早报了名,决定留在南京过年,而且春节期间摊位不打烊。”

杜兴伟和妻子刘玲一起整理蔬菜。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严玲 摄杜兴伟和妻子刘玲一起整理蔬菜。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严玲 摄

据介绍,科巷新市集目前共有212户商户,其中一楼新商业街区有46户,二楼科巷菜场有166户,老家在外地的商户超过八成。试营业首日,经过初步统计,已有80户商户明确表示留在南京过年,并且正常营业,为周边居民的保供贡献力量。“留在南京过年,市场运营方还会给我们发大礼包。我们被重视和关怀,干劲就更足了。”杜兴伟说。

目前,科巷新市集正在按照“三步走”担起重任。第一步是“多留人”,摸排并动员商户继续开摊,做到春节期间不闭市,除夕至初五正常营业,每天时间为9:00—15:00;第二步是“稳保供”,鼓励商户在往年备货的基础上增加储备,并通过大数据系统实时监测定价,确保菜价平稳,供应充足;第三步是“重防疫”,为了避免手动测温可能出现的人群拥堵情况,全场利用电子测温和智能监控,高效掌握防疫动态,出入口均安排人员做好佩戴口罩的提醒工作,配齐消毒洗手液、一次性口罩等防疫物资,常规开展定时通风和一天两次的场内消杀。同时为了降低进口冷链带来的风险,科巷菜场杜绝进口冷链食物入场,把好源头关,让每一位“原地过年”的市民都能拎好“菜篮子”。

采访结束时,杜兴伟说,过年时每个人都会思念故乡,但这么多年生活在南京,早已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。“在这里打拼,现在一家人过得挺好的,两个孩子都在南京读书。要说感谢的话,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南京这座城市,让我们外地人也有立足之地。”杜兴伟说。

通讯员 秦萱

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严玲

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